氣相色譜儀檢測百萬分之一(ppm)甚至十億分之一(ppb)濃度的物質,需依賴高靈敏度的硬件配置、優化的分析方法和嚴格的實驗操作。以下是泰特儀器介紹實現該檢測精度的關鍵技術要點:
1. 高靈敏度檢測器
氫火焰離子化檢測器(FID):對有機化合物響應靈敏,檢測限可達ppb級,尤其適用于烴類化合物。
電子捕獲檢測器(ECD):專用于鹵代物、有機氯農藥等電負性物質,靈敏度比FID高100-1000倍。
氮磷檢測器(NPD):針對含氮/磷化合物(如農藥殘留),選擇性高,背景干擾小。
2. 精準流量控制系統
使用電子氣路控制(EPC)技術,壓力精度更精確,確保載氣流速穩定,減少基線波動。
1. 樣品預處理與濃縮
頂空進樣:通過加熱使揮發性組分富集于氣相,避免復雜基質干擾(如血液中乙醇檢測)。
固相微萃取(SPME):吸附目標物后熱解吸進樣,適用于痕量有機物(如農藥殘留)。
2. 色譜柱優化
3. 選擇高分離效能的毛細管柱,通過調整固定相(如極性/非極性)和柱溫程序,提升目標物分離度。
1. 標準曲線法
使用已知濃度的標準氣/液樣建立響應值-濃度曲線(如CO、氮氧化物的濃度標定),通過線性回歸計算未知樣品濃度。
2. 內標法
3. 在樣品中加入已知濃度的內標物(如正丙醇),通過峰面積比值消除進樣誤差,提高重復性(如血液乙醇定量)。
1. 儀器狀態維護
定期老化色譜柱(去除殘留溶劑和污染物),更換襯管/隔墊,防止基線漂移和假峰。
監測氣源純度(如載氣需99.999%以上高純氮/氦),避免雜質干擾檢測器信號。
2. 環境干擾排除
實驗室需控制溫濕度,避免震動和電磁干擾。
選擇適配的檢測器和色譜柱,優化樣品前處理與分離條件,并通過嚴格校準和儀器維護保障數據可靠性,方可得到更精準的檢測結果。